面对今天急剧变化的外部商业环境,许多企业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可是虽然公司高层大力推动创新,但实际上公司内部创新仍举步维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所谓创新,不管是公司的产品、技术还是内部流程,都是针对原来的问题。也就是说首先要把问题暴露出来。 但许多国内的企业缺乏一种相互信任的文化。管理人员总是担心员工在偷懒、混日子,而员工则认为管理层脱离实际,老是瞎指挥。管理层和员工相互猜忌,但又心照不宣地不把话点穿。 但这其实不是国人独有的问题。在理论界,这个被称为“单边控制模式”,是大多数人类(尤其是聪明人)普遍的问题,无关国籍、人种。 不过,西方企业很早就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和我们许多企业采用的“领导”模式不同,他们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主张运用“引导”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领导”模式。 一旦建立了“引导”的环境,团队成员就会真正打开自己的心扉,共同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他们会开始建立共同的目标,并在工作中相互激励去完成这个目标。 遇到工作中可能的失败,两种模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而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引导”环境下,我的想法遇到了问题,我当然要竭尽全力把问题解决。而在“领导”模式下,领导给出的想法遇到了问题,我首要的事情是留下证据,保护自己,千万不要背上责任。 对创新工作而言,必然会遇到大量的失败。因此企业运用哪种模式管理,就成为成败的关键了。 我们的“单边控制模式”靠自己非常难发现并解决,因此国外创新企业往往用一个专业的职位:“引导师”来纠正这个问题。 所谓“引导师”,根据联合国训练所CIFAL中心的定义,“是创建一个相互信任的文化环境,利用团队动力,按照一定的流程,有技巧地运用协定目标、计划、问题、肢体语言、环境设置、冲突处理等多种方法,通过’内在激励’激发团队成员,从而促进形成有价值的想法或行动。” 引导师虽然重要,但引导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仍需要整个团队集体掌握。“引导师”要得到团队的认可,保持实质性中立,且没有任何实质性权力。决策不是“引导师”做出,而是在“引导师”帮助下由团队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不仅是引导师,整个团队也要了解、认可并学习引导的知识和方法。只有团队成员意识到许多问题不是由别人,而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这样才可能形成真正建立在信任环境上的创新文化。 联合国训练所CIFAL中心推出的“UCF引导师”培训体系已经由QGENIUS(环球培训下属线上平台)正式引入中国。这一课程体系的优势是内容全面,不仅涉及到引导的流程和方法,还包括系统思考、肢体语言解读等高级别内容,并且提供了线上学习课程,企业可以用很小成本迅速消除创新的关键阻力点。 原文:http://chuangxin.haiwainet.cn/n/2020/1113/c348217-31916184.html
Tag: UNSDGT
联合国UCF引导师能力测评考试大纲(204)
概要 考试编号:204 包括笔试和综合测试2门,合格成绩均为75%。 考生目前从事引导相关工作。 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联合国UCF引导师”证书。 考试简介: 本考试(编号:204)对应“UCF引导师”证书。考试依据专业引导师、培训师、教师、管理人员、市场研究人员、会议主持人等需要具备“团队引导”技能的岗位能力模型要求设计。主要考核引导师(中级)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重点考核团队引导相关的理论,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引导的组织文化环境,如何计划和设置团队引导活动的内容,团队引导中运用的核心技能:建立信任、提问、肢体语言、激励、促进想法或行动、冲突处理等,引导活动效果的评估,以及在会议、培训、调研、管理等实际场景中运用引导的能力。 考试方法: 考试包括笔试和综合测试2门。笔试采用问答题形式。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个引导活动的计划,字数不限。综合测试采用视频形式。由考生通过视频模式提交一段未剪辑的20分钟的团队引导过程录像。由3名考官按标准独立评定,以平均成绩记录最终成绩。 报考条件: 目前从事引导相关工作。 考核内容: 理解团队动力及团队引导的基础理论。 掌握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引导的组织文化环境。 掌握如何设计团队引导过程。 掌握如何设定团队引导的内容。 掌握团队引导的流程。 掌握引导师建立信任的方法和流程。 掌握引导师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在引导过程中如何阅读、理解和运用肢体语言。 掌握引导过程中物理环境的布置。 掌握引导中激励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促进想法或行动的方法。 掌握冲突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引导效果评估的流程和方法。 掌握在会议中运用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在培训中运用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在市场研究中运用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在其他管理实践中运用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含 * 内容只考核其中一种。 考试时间: 笔试和综合测试在报考后半年内完成。 合格标准: 笔试和综合测试的合格成绩均为:超过75%。 如何报名: 通过“SDGT项目课程合作伙伴”报名考试。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概述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简称UNITAR,是联合国大会的直属机构,其主任由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任。 UNITAR主要职责为培训及培训相关的研究。 基本概况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 N.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 ),简称UNITAR,根据联大1963年12月11日1934号(ⅩⅧ)决议成立于1965年,它的职能包括训练和研究两项。在过去数十年中,更侧重训练职能,重点放在为成员国提供培训,而研究职能则限于与培训有关的研究。1987年,联大表示训练研究所的职能主要是培训,研究应由专门用途基金(Special Purpose Grants)提供资助.1993年联大进一步建议非培训活动应该转到联合国恰当的机构。从此,训练研究所专注于培训和培训相关的研究。即使就培训而言,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当联合国职员学院(United Nations Staff College)成立以后,大量减少了原来承担的联合国职员培训项目。 宗旨职能 其宗旨与职能是:增加联合国在维持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有效性。该所对从事多边和双边活动的外交和外语人材进行训练,以及对联合国职能与目标有关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训练的方式有举办训练班、研讨会等。其活动有训练和研究两部分,但根据联大47/227有关决议,该所今后将逐渐减少非训练职能,而把重点逐渐集中训练领域。训练活动以举办训练班和研讨会为主要形式,培训来自各国的多、双边外交官。该所研究集中在世界和平、安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已出版研究著作上百种。 机构人员 1、基金委员会(Board of Trustees) 联合国秘书长经与联大主席、经社理事会主席协商,考虑地域分布,任命不少于11名(不多于30名)成员组成基金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可以包括联合国秘书处1至多名官员,成员的任期为3年。 基金委员会职责:制定训练研究所活动和运作的原则和方针;设立基金使用的条件和程序;考虑和批复训练研究所执行主任提交的工作方案和预算,包括秘书长及通过联大提交的政府的建议;决定参加培训学员的条件;提出建议等。 2、职员 根据联大制定的原则,秘书长根据基金委员会的建议和有效履行职责的需要,决定训练研究所职员的结构和层次。 秘书长经与基金委员会协商,任命训练研究所执行主任(Executive Director)。执行主任遵照联大有关决议和决定、基金委员会制定的方针、联合国规范,对训练所的组织、执行和管理承担全部责任。 训练研究所的其他职员由执行主任任命,这些职员履行职责向执行主任负责,执行主任在选择高级职员时应与秘书长协商。 3、总部和地区办公室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在美国纽约和日本广岛设有地区办公室,分别负责美洲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培训和研究,纽约办公室还负责与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联络工作。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市和尼日利亚哈克特港设有现场办公室。 培训研究 1、培训材料的开发和分发 训练研究所开发一系列的培训材料和文本,采取指南、手册、培训材料包和基于计算机的学习工具等形式。所有材料针对特定项目的专门培训目标。为尽可能地扩大能从培训中受益的相关机构和人员数量,利用包括互联网、纸质资料和碟片等形式。 2、多种形式的培训 (1)高密度课程。安排2-6周时间的高密度课程,更新或加深学员对某一专题最新进展的认识。这些项目往往重复进行,安排在同一地点。 (2)主题工作组和会议。将成员国或地方政府,联合国系统,学术界和非政府组织的专家召集在一起,探讨特定的主题,将会议的成果记录下来,广泛散发。 (3)能力需求的自我评估。开发和测试一系列方法,为成员国从事特定领域的能力自我评估提供支持,并将该项评估作为确认开发项目的基础。 (4)关于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制定的技能建设。以提供指南、信息和专家知识的方式,为成员国和地方政府提供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制定等方面的支持。 (5)远程教学和电子学习。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为学员提供以网页为基础的培训。 3、开展与培训相关的研究 训练研究所主要的研究活动直接与其培训能力建设项目和方法相关,一是促进培训方法的不断演变和改进,二是为成员国从事应用研究提供知识、技能和工具方面的支持,三是注重培训项目评估工具的开发。
《中国日报》官网报道“环球培训”引进“UCF引导培训师课程”
日前,《中国日报》官网发表文章:“环球培训引入联合国UCF引导培训师证书”。 “UCF引导师”证书项目隶属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建设项目(UNSDGT)”,主要培养和考核应试者的“团队引导”实践技能。 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会凭借以往的经验和学习形成自己的“心智模型”。“心智模型”能帮助我们思考和决策,可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我们需要重新学习时,既往的“心智模型”往往会阻碍我们接受新知识,新技能。 研究显示,要改变“心智模型”,靠个人往往是不行的。而“团队引导”(Group Facilitation)技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培训师掌握“团队引导”技术,就能让学习者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改变的动力。通过引导技术,培训师还能够技巧性的提供知识和实践,最终帮助学习者将将新技能固化为自己的知识财富。 《中国日报》称:“在国外,很多培训师都不愿称自己为Trainer(传统的培训师),而是把自己称为Facilitator(引导师)。” 报道认为,联合国“UCF引导师”证书不仅是从事引导教学的引导师的学习标准,也是对他们职业能力的一种权威认可。 报道原文:《中国日报》
中国江苏网:联合国UCF引导培训师认证提供线上培训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建设项目(UNSDGT)”在线学习课程日前在华推出,首批引导培训师(UCF)等证书学习项目正式上线。 在培训教育领域,尤其是越来越普及的在线教育领域,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技能和知识是一个根本问题。而“团队引导”技术是在国外培训领域普遍运用,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 但在国内,“团队引导”技术还基本处于空白,绝大多数从事教育培训的从业人员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考虑到国内培训教育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变化,提高国内培训师的引导技术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推动创新”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之一。联合国呼吁所有企业利用它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来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UCF引导师证书等即为此目的设立。它隶属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建设项目(UNSDGT)”。由联合国训练所CIFAL中心颁发证书。 该项目在国内推出后,因其内容领先实用,尤其受到企业的欢迎。无论是国内的大型龙头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都有大量员工通过项目学习取得证书。 目前这一项目的学习内容已经全部移到线上,学生可以通过UNSDGT在国内的合作培训体系报名参加学习。 原文:《中国江苏网:联合国UCF引导培训师认证提供线上培训》 “中国江苏网”是由江苏省委、省政府组建的省级综合性门户网站,是国务院新闻办确定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